造紙機濕段即流漿箱至壓榨部的各軸承都是用密封的軸承殼以防水浸入和潤滑脂溢出造成交叉污染。造紙設備干段則因作業運行時的溫度較高而采用中心潤滑站以壓力輸送潤滑油到各處軸承進行潤滑和散熱。濕端的潤滑脂潤滑點多采用定期人工巡視檢查注、換潤滑脂的辦法,故潤滑系統往往指干段的中心潤滑站及全部輸、供油管道及注油裝置。
60年代以后,直流電動機的可控硅穩速調速系統開始廣泛應用于造紙機,造紙設備電子技術用于檢測、控制和記錄造紙過程的參數,如機器的速度,物料的濃度、溫度、流量,紙幅的干度、定量、厚度、緊度和強度等。到了80年代,大型的立式連續蒸煮器能日產紙漿1350噸;造紙機的門幅可達10米,車速在1000米/分以上,日產量超過500噸。按制漿造紙的工藝流程,造紙設備可以分為備料制漿設備、造紙機和整飾加工機械三大類。
受生產工藝及設備運行規律的影響,突發性問題時有發生且難以控制。因此,事后的及時維修將對減少損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由于企業在自動化、高速化設備方面的投資不斷升級,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不斷降低,但設備維護方面的費用卻在不斷增加。眾多企業往往注重制造成本的降低而忽視了通常情況下占生產成本5%~15%的維護費用。